铅中毒事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三考试模拟试题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1/5837457.html

+

年普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二)

本试卷总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注意事项/p>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翼》是中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林耀华先生的代表作。作者以小说体的方式述说了一部家族制度变迁的历史。在对福建省福州古田县湖口镇*村的*东林、张芬洲两家人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兴衰对比的描写中,展现了一个中国乡村社会与家族体系的缩影。

《金翼》的作者林耀华是*氏家族的一位成员,也是目睹30年家族变迁的亲历者,在美国完成人类学研究的博士论文后,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家族历史、社会变迁,通过叙述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完成了此书。

作品的中心人物*东林在其祖父去世后,既急于摆脱家里贫困的境地,又不想继续从事农业。一天他偶遇连襟张芬洲,两人议定合伙在湖口镇上开一个店铺。张芬洲精于医术,便在店铺行医、卖药,*东林则贩卖大米、咸鱼并兼任店里的伙计账房。生意逐渐兴隆,两家很快摆脱了贫困,便开始请风水先生看地盖新房。张家的新房建在“龙吐珠”的宝地,*家的新房建在“金翼”的宝地。后来张家长子和小儿子意外去世,张太太抑郁而终,张家一脉随着张芬洲的消沉逐渐没落,据说是因为“龙吐珠”的地方新修了一条商路,像剑一样把龙尾刺穿了。而*东林务实、踏实、能干,在面对各种重大危机时,家庭成员团结一致,沉着应对,*家越来越兴旺。抗日战争爆发后,*家又回归到传统的农耕家庭,回归原点。

作为社会学名著,本书的研究课题源于作者在年回到福建家乡时的感受。与作者有着密切联系、原本境况相似的两个家族一个没落衰败,一个兴旺发达,造成这种巨大反差背后的因素有哪些?作者认为是人际关系状态,以及人与外界不断互动、适应和调整的过程,这些也是作者写作此书的出发点和研究主体。

林耀华先生的弟子庄孔韶在为《金翼》所作的《序》中提到,林先生在书中运用了当时西方功能主义学派新论-“平衡论”,以展现人类学理论对社会历程变迁的深度解析。平衡论的基本观点是:平街是社会的常态,变迁则是暂时的,变迁最终也是为了达到新的平衡。功能学派主张对社会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将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的每一个因素都扮演一定的角色,都有一种功能。社会结构是动态的社会现象,但是社会结构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金翼》一书中,各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组与生成构成了全书的主要框架和主体内容。同时,书中大量描写的关于婚丧嫁娶、节庆、生育等仪式。作为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对社会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功能派理论的指导下,《金翼》一书采用了民族志研究中的特殊方法--“亲身体验”这同一般的学者与研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田野调查不同,它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都属于同一个社会文化整体,研究者利用自己作为成员之一对本文化的了解、体会和感受等来研究本文化。除了亲身体验,林耀华还进行了专门的参与式观察,于年至年间两次返回家乡,利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调查。这本半自传体式的研究除了个别姓名有所改变,每个细节都对应着现实中的真人真事。作者将这些细节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去体会探究中国家族变迁的原因和意义,

(摘编自余陆扬《(金翼)——中国家族变迁的社会学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翼》是一本非常独特的书,它是社会学著作,却是用小说的形式写成的。

B.《金翼》是半自传体式的作品,书中的中心人物*东林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

C.《金翼》融入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又运用了西方现代理论,有特殊的认识价值。

D.《金翼》通过两个家族的兴与衰,展现了近代中国乡村社会与家庭变迁的历史。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依次介绍了《金翼》的基本内容理论依据和写法特点等,脉络非常清晰。

B、文章对书的内容既有总体评价,又有具体介绍,使读者能够得以较全面地了解。

C.为了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文章评书的同时也写人,对书作者的生平也时有涉及。

D.文章介绍了功能学派和他们的“平衡论”,有助于读者认识书的写作特点和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中的*家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是因为*家家族内部的人际关系稳定团结等。

B.书中张家的新房本来建在风水宝地,后来风水遭到破坏,张家也因此逐渐败落。

C.西方“平衡论”认为平衡是社会的常态,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完全一致。D.功能派理论要求研究者要“亲身体验”要与研究对象来自同一个社会文化整体。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p>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年相比,增加了1.55亿人,涨幅近70%。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年的16.13%,进一步提高到26.6%。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费孝通先生曾经用“乡土中国”概括了传统中国人口低空间流动性的特点。人口专家表示,在改革开放后40余年间,中国人口的空间变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向高流动性的“迁徒中国”转变,迁移流动也将成为常态化的人口空间运动特征。这是一种深刻的变化,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p>

在年所做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只有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这四个省市的人口相比年是减少的。而在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这四个省市从人口减少名单里消失了,转而变成了常住人口增长。

这四个省市原来经济不发达,人口又多,历来都是人口输出地区。过去十年,经由该地区的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开通,重庆、成都、武汉借助长三角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跟全球经济紧密融为一体。贵阳也抓住了大数据的风口和国家的扶贫*策,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毕业生选择本地就业,或者回流到省内就业。这种人口从减少到增加的逆转,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迅速腾飞的真实写照。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第七次人口普查中新出现的六个人口减少的省份,全部集中在北方,按照人口减少数量从小到大排列,分别是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其中东北三省人口减少的数量都高达百万,黑龙江更是达到了惊人的万,这个数量足足占到了黑龙江总人口的六分之一。

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上一个十年里,这六个省份的人口还都是正增长。人口数量巨大逆转的背后,是十年来北方经济衰退、劳动人口大量南迁的形象化反映。这些省份,特别是东北三省的经济,过于依赖钢铁、煤炭等传统重化工业和能源产业,年的全球性次贷危机给这些产业以重击。实际上,这些地方的经济转型之路仍然任重道远,甚至最痛苦的阵痛期还没有到来。

(摘编自赵璘《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人口流动具趋势性反映地区发展不平衡》)材料三/p>

我国人口流动势能强劲,不同区域人口分布也出现差异。相较其他区域,东北地区人口流失趋势相对明显,出现负增长。

东北三省人口的减少,受到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部分人口向温暖的南方迁移流动;受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等因素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东北地区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的攻坚期,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对东北地区的人口有较大吸引力。

不过也应当看到,当前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韧性仍在,潜力仍大。区域内聚集着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在科技人才、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交通设施等方面基础都是比较好的;区域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有万人,粮食产量占比超全国五分之一。新一轮振兴计划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必将带来东北人口发展的新变化。

(摘编自陶凤、刘瀚琳《解码中国人口十年之变》)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跟年相比,年不管是流动人口总量,还是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前者涨幅更是近70%。

B.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整体上呈持续增加趋势,最近十年来则一直在高位节节攀升,其中年增长最快

C.今天的中国正在从低流动性的“乡土中国”向高流动性的“迁徙中国”转变,人口在不同区域之间迁徙流动将成为一种常态。

D.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人口流动状况的根本性变化,说明在影响人口空间变动的各种因素中社会的发展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前湖北等省市人员大量外出打工,造成当地人口减少;十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反过来吸引外来人口流入省内,促进了人口增加。

B.最近十年人口减少的份全在北方不是偶然的,虽然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它们没能够及时实现经济转型。

C重庆、贵阳等地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经济,当地人口也实现了从减少到增加的逆转,这对于东北地区解决人口问题是很好的借鉴。

D.东北三省虽然不具备南方省份的某些优越条件,但也有自己的特长,今后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6.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于东北地区发展前景的展望为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p>

诗二首洛夫

回乡偶书

你问我从哪里来?

凤里雨里

茅店鸡鸣里,寒窗下的灯火里

从丢了*的天涯

从比我还老的岁月里

有时也从浅浅的杯盏里

孩子,别说不认识我

①这乡音

就是我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在异乡登高

不免有一种异样的晕眩

九月的晕眩

这时,②我忆起远方的兄弟

像忆起一盏盏

从风雨中走来的马灯

佳节欢聚,合家喜乐

可就少了我这一杯酒

一盏在异乡摇晃的灯

就少了那么一株

在异乡还没有发芽

便已老去的

茱萸

(选自洛夫诗集《唐诗解构》)

①洛夫(-):中国台湾诗人,原籍湖南衡阳。

文本二:

近年来我写了一系列的“古诗新铸”的创新作品,冠以总题《唐诗解构》,乃我个人从事诗歌创作以来另一项突破性的实验工程,一种谋求对古典诗中神韵之释放的企图。我不是恋旧,更无意复古,而是希望从旧的东西里寻找新的美,发掘所谓“意在言外”的“意”中潜在的诗质。无疑的,这是一种对旧体诗的重新诠释和再创造,一种试以现代语言表述方式、全新的意象与节奏,来唤醒、擦亮、激活那曾被胡适等人蔑视、摧毁、埋葬的旧传统,并赋予新的艺术生命,我相信这是翻断传统、建构中华新文化的一项值得一试的工作。

中国诗史数千年,为何我独钟于唐呢?我毕其一生以追求诗的现代化、创造现代化的中国诗为职志。我们要创造的现代诗不只是新文学史上一个阶段性的名词,而是以现代为貌、以中国为种的诗。我认为这个“中国之神”就深藏于唐诗中,而唐诗中的神奇、神性、神韵却长期封闭在僵化的格律中,“解构”的作为就是对唐诗中“神”的释放,也可说是一种变形的重生。

(摘编自洛夫《唐诗解构)自序》)

7.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里雨里”“茅店鸡鸣”等表现漂泊之苦,“丢了*的天涯”突显离家之远,“比我还老的岁月”则强调思家之深。

B.“异样的晕眩”中的“晕眩”,“在异乡摇晃的灯”中的“摇晃”,本来都是寻常词语,在诗中被作者活用,赋予了新意。

C.第一首诗中用“你”,第二首诗中用“我”,这不仅是对唐诗原作中的人称的改变,更是对他人和世界体察视角的转换。

D.首诗表情感都诗作基础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原作,这与作者自身的经历有关,也是诗歌创新的需要。

8.请从文本一画线的句子中任选其一,作简要赏析。(6分)

9.文本二指出“也可说是一种变形的重生”请具体阐释“变形的重生”,并说明文本一的两首诗是怎样实现“变形的重生”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秉彝,字仲常,通州潞县人。七岁读书,日千言。十岁,能习古篆隶。年二十余,谒行省,粘合重山碎为掾。未几有迁都事,说重山曰:“天下初定,人材无所附丽,宜拔其尤者,为朝灵用。”重山韪其言,首聘王磐授子弟经,于是士大夫相继登重山之门参议。中统三年。迁中兴等处行省郎中。时兵乱初平,民艰食,秉彝奉命赈恤,全活无数。八年秋,中原蝗,街命往捕,有不尽心者,听以*法从事。秉彝论事,未尝操切。出为都提举漕运使,中台察廉能,奏授陕西四川道按察副使,巡行灌州。州故有李公堰,当三江口,遇水漂悍辄坏,岁调民夫修之。秉鼻以为筑之坚可已患,父老谓壅遇涨势,恐为成都害。秉彝令投石水中,问曰:“水从石上过耶,石下耶?”皆曰:“从石上。”秉彝曰:“水从石上过,宁有壅遏之患乎!”督有司三月堰成。自是大水至,冒堰上行,早则潴以溉田。费省而利兴。十四年,除江州路总管。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既至俘良民甚众秉葬要于路诘无辜者千余人恐纵之*州叛,九江戍卒仅五百人,吕师龙新降为招讨使,拥精骑数千,檄使挥御,不听。秉彝夜登庾楼,遇望小舟顺流下,逻获七人自*州来,持叛书期师龙以五月十六日为内应。秉彝即偕其计议官陈文彬见师龙,谕以利害。师龙自警不知。秉彝曰:“审尔,请分兵守城。”师龙从命,九江遂安堵。迁常德总管。官种柑橘五百株,以代民贡。岁歉,黜同僚议,不俟命,开仓救饥者,民立碑颂之。十九年,擢通议大夫、两浙转运使。前同知纳速刺丁倚权臣势,夺秉彝职,欲因以诬秉彝,卒不得毫发私,群小詟服。归至镇江,病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元史·李秉彝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既至/俘良民甚众/秉彝要于路/诘无辜者千余人/悉纵之/

B.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既至/俘良民甚众/秉彝要/于路诘无辜者/千余人悉纵之/

C.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既至/俘良民甚众/秉彝要于路/诘无辜者千余人/悉纵之/

D.属邑有剽掠者/有司以叛告/官*既至/俘良民甚众/秉彝要/于路诘无辜者/千余人悉纵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在兄弟排行伯、仲、叔、季中位居第二,常出现在古人的字中,如“仲尼”。

B篆隶,指篆书和隶书,是汉字的两种书写体式,与楷书、草书合称“书法四体”。

C.行省“行中书省”的简称元朝开始设置的地方行*区,是今天“省”的源起。

D.出指因被贬黜而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与之对应的是因升迁到中央任职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对元朝初建、人才无所归依的形势,李秉彝建议粘合重山选拔杰出人才,重山接受了他的建议,士大夫纷纷到重山门下建言献策。

B.战乱初平,民不聊生,李秉彝奉命赈灾,救人无数;中原发生蝗灾,他又奉命灭蝗,手握执法大权,不急不躁,直到完成使命。

C.*州发生叛乱新降的吕师龙暗中与叛*约定做内应,李秉彝借助截获的联络叛书向吕师龙陈说利害,使吕改邪归正,听命守城。

D.纳速刺丁倚仗权臣的势力,削除了李秉彝的职务,想要借机诬陷他,但最终却没找到他一丝一毫的短处,连众人也不得不叹服他的为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秉彝以为筑之坚可已患,父老谓壅遏涨势,恐为成都害。(5分)

(2)岁歉,黜同僚议,不俟命,开仓救饥者,民立碑颂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②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③,剔尽寒灯梦不成。

①朱淑真:南宋女词人,才貌出众却婚姻不幸,抑郁而终。②著摸:撩拨,捉弄。③仍:接连不断。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连用的五个“独”字很有表现力,突出了词人当时的现实处境和心理状态。B.“著摸”一词运用拟人手法,似写春寒惹人,实写词人在春寒中更加黯然伤神。

C.词人终日伤心流泪,以至泪水洗去一半的妆容,此情此景特别不希望有人见到。

D.这首词手法独到,主要通过“行”“坐”“卧”“立”“剔”等一系列动作行为传达情感。

15.概括分析这首词中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作者认为:活着是人所想要的,但“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反过来,死亡是人所厌恶的,但“,”。

(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通过描写身体承受的痛苦来突出求学的艰难:顶风踏雪在山谷中行走,以致“”,到达住处后,则是“”。

(3)苏轼《赤壁赋》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出之前江面上的自然景色,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一文所记述的核舟上也刻有这八个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书法艺术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世俗境。此所谓匠人之境,即以技术胜,所书尽合古法而无需自创。从经典书法家中挑出一个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临摹,天天训练,长年坚持下去,最后自然也可以写得有模有样。有人把书法说得很高深,说要有天分、童子功等,实际上不一定非得这样。只要方法得当,投入一定时间精力,一步一步坚持下去,就可以在书法上有所成就,直至。

第二重是艺能境。这是艺术家的境界,他能根据已掌握的书法技术,运用知识修养对书法语言进行,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学前人要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出来的时候,要和古人同轨而不雷同,并形而不“违和”。书法家把学过的东西册开、操碎、拼合,像水泥拌沙子,捏合成为一个新东西。

第三重是哲人境。这是哲学家的境界,他能贯通天人。把个人的性情和精神气质,通过书法表现出来,让书法成为他另一种生命形式。历史上以徐渭、八大山人为例,就实现了这样人书合一的境界。书法成了他们个性生命的展现,他们不仅超越了笔墨技术,还超越了艺术本身,就像造物者,创造出一个个的自我。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登峰造极  加工融合  翻天覆地  独特鲜活  

B.登峰造极  提炼创新  开天辟地  独领风骚  

C.登堂人室  提炼创新  翻天覆地  独领风骚  

D.登堂人室  加工融合  开天辟地  独特鲜活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历史上的徐渭、八大山人,就达到了这样人书合一的境界。

B.徐渭、八大山人,就在历史上实现了这样人书合一的境界。

C.以历史上的徐渭、八大山人为例,就达到了这样人书合一的境界。

D.以徐渭、八大山人为例,他们就实现了历史上的人书合一的境界。

1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A.对偶  比拟  排比  B.对偶  比拟  比喻  

C.对比  夸张  比喻  D.对比  夸张  排比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岬角是陆地伸向海洋的角状突出部分,一般与海湾相间出现,地理上称为海湾一岬角海岸地貌。①?这要从我们常见的海水海浪说起。

海浪拍岸,看起来一派诗情画意,实际上却是暗藏杀机。海岸张开双臂要拥抱海水,海水却为伤害海岸准备了明暗两手。明的一手是_②。有数据证明,拍岸海浪施加给海岸岩石的压力,每平方米可达上万千克--这一手够狠!暗的一手是海水对海岸的溶蚀作用,那些可溶性岩石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于海水中——这一手够阴!

物理拍打与化学溶蚀,海岸面对这两手央击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断退缩。不过,海岸岩石抵抗海水伤害的能力有高有低。那些软弱断裂、不耐击打的岩石③;而那些坚硬完整的岩石则突出成为岬角。这样天长日久,就逐渐发育成了海湾一岬角海岸地貌。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信息,不超过4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瞿秋白,出身名门,才华横溢,然而他却抛家舍业,历尽磨难,坚持要做一个对抗黑暗的革命者。后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国际歌》。在刑场,他选一草坡坐下,平静地对刽子手说:“此地甚好,开枪吧。”就义时年仅三十六岁。

是什么力量让他在走向危难时如此义无反顾?在面对死亡时如此镇定从容?当有人问他“知道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还要参加革命”时,他的回答是:“总要有人走在前面,准备牺牲,为大众开辟一条通向光明的出路。”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字。

参考答案

1、B

2、C

3、A

4、B

5、A

6、材料二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人口变化的。由于东北地区过度依赖传统产业,又一时无法实现经济转型,所以认为短期内前景不容乐观。②材料三是从多方面综合分析人口变化的东北地区在战略性产业、基础设施、科技人才等方面有自身优势,又在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所以前景一定会变好。

7.C

10.A

11.D

12.C

14.B

15.这首词中的情主人公是一个郁郁寡欢、孤独愁苦的闺中怨妇。(2分)她愁病在身却无人关心,只能以泪洗面,苦度长夜;(2分)她满腹才情却无人理、自酬自唱、黯然伤神。

16.(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劲不能动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7.D

18、A

19、B

20.①这种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②海浪对海岸持续不断地拍打③慢慢退缩发育成了海湾

21.岬角(1分)是海岸在海水海浪(1分)拍打、溶蚀下(1分)坚硬完整的岩石突出(1分)而成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