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尚受害者从神话到现实,显微镜下的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挂号 https://m.39.net/pf/a_9200235.html

人们因为追逐危险的潮流而遭殃,这种情况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

时尚如何致命?时装设计大师奥斯卡·德拉伦塔最早提出了“时尚受害者”这一词汇,德拉伦塔认为,许多痴迷时尚的女人会成为时尚受害者。而随着这一词汇的普及,“时尚受害者”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大。不管是有意还是意外,时尚已经成了历史上导致死亡、疾病和疯狂的原因之一。

终其一生,人类都在衣物的陪伴下过活。然而,从十九世纪到现在,本是设计来保护人体、让人感到舒适的衣物,成为了潜藏的致命因子,让制造者和穿戴者因此而丧命。

从隐伏的有毒染料到着火的鸟笼式裙撑,到硬领、紧身胸衣和高跟鞋,服饰一直是历史上最致命的“凶器”。瑞尔森大学时装学院副教授艾莉森·马修斯·戴维,调查了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时尚物品和文本,将日常无害的服装放在“显微镜”下,讲述了一系列关于时尚如何致命的故事——通过浸出化学毒素、传染疾病、造成事故(包括火灾和纠缠)等方式,折磨那些制作它们、穿着它们的人们。在这其中,包括奥斯卡·王尔德的同父异母姐妹的死亡和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被其围巾意外勒死等。

电影《乱世佳人》剧照。

以下内容经出版社授权节选自艾莉森·马修斯·戴维所著的《时尚的受害者》。

原文作者丨艾莉森·马修斯·戴维

1

一双未能提供有效保护的医用手套

年8月14日,卡伦·维特汉姆(KarenWetterham)正专心致志地进行化学实验。这位48岁的达特茅斯学院化学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有毒金属的研究,那天也不例外。当天,教授的手套上无意中溅上了几滴汞化合物,不到一年,她便与世长辞了。

维特汉姆教授当时深信,医用手套对皮肤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因此并未在意外发生后及时脱下手套。然而,正是透过这双手套,剧毒物质二甲基汞在15秒内钻进她的皮肤,浸入她的血液中。可怜的教授当时一切正常,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六个月后身体状况却急剧恶化。她的听觉、视觉、行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出现了问题。

尽管后期采取了强化治疗措施,教授还是在昏迷五个月后,于年6月8日离开人世。医护人员发现她的大脑严重受损,因为头发检测可以有效地测出人体内的汞含量,他们取了教授的一缕头发进行检测。实验证明,维特汉姆教授头发的汞含量是正常含量的倍,比人体能承受的重金属含量高出22倍。

卡伦·维特汉姆教授陷入昏睡前曾说过,她希望能将自己的案例汇报给医学及科学界相关部门,以期改善“未来面对汞中毒时的认知、治疗及防御能力”。那么,卡伦·维特汉姆的悲剧究竟缘何而起?答案显而易见:一双手套,一双医用手套,一双未能向她提供有效保护的医用手套。

《时尚的受害者》

作者:[英]艾莉森·马修斯·戴维

译者:李婵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年8月

虽说这起事故发生在“遥远的”实验室,但我们必须承认,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也得靠各种衣物保护,不是吗?衣物是遮羞布,是身体的铠甲,是心灵的慰藉。从出生时的襁褓,到临终时的寿衣,终其一生,人类都在衣物的陪伴下过活。

19世纪的一位法国作家曾经做过这样的描述:衣服,就像房屋,内含一切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因素,足以“抵抗来自外部世界的伤害”。然而遗憾的是,不得不告知列位,衣物—人类脆弱的血肉之躯的保护者,在很多时候,非但不能正行其责,反而成为邪恶的杀手、死神的帮凶。奇装异服当然杀伤力更强,无聊的常服也不遑多让:袜子、衬衫、短裙、长裙,就连看似舒服的棉质睡袍,都是杀手阵营里的一员。

重灾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英国、北美,从那时起,时尚机器与其载体—服饰,就一步步改变了肉体的自然法则。对“优雅精致”的时尚男女来说,外在形象远比内在健康更重要:女士们脚踩高跟鞋,身穿有箍衬裙,内裹紧身胸衣,在路上跌跌撞撞;男士们头戴厚重的礼帽,汗如雨下,脖子被浆洗得硬邦邦的衣领勒得透不过气来,他们足下细长的高靴,搁到现在,估计没人受得了。

电影《乱世佳人》剧照。

最可怕的,还是所谓的“贵妇时装”,这种强大的社交机器、身份象征,足以令每一位与它“近身相搏”的人,不论是制衣者,还是穿衣人,都饱受折磨,身心俱疲。这些人是“奴隶”,是“受害者”,若将他们神化,还可以称其为“殉道者”。

年,意大利浪漫主义诗人贾科莫·莱奥帕尔迪(Gia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