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在线8月23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郭凤湘通讯员颜华彭静)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现在小学三年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离开座位,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丢三落四、拖延症晚期更是难以改正,这是怎么啦?一位妈妈向唯嘉儿科讲述自己孩子出现的情况。作为一位机构的老师,这位妈妈在生孩子前,总觉得自己可以把孩子教导得非常优秀,但现实却是啪啪打脸。刚进学校的时候,孩子和同学之间相处非常好,但是后来他经常乱发脾气、撒泼打滚让同学们对他避之不及。“我们刚开始以为是孩子天性调皮,只要加以规则约束,就可以改善,但是事与愿违,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我们交谈,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孩子感觉我们不爱他,我们也弄得身心俱疲。”这位母亲叹气道。某次家长会上,她在一位多动症小女孩的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是病了。果然,在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门诊,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ADHD)。她终于明白了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孩子遵循医生建议,进行吃药和行为治疗,她也根据医生的建议放下对孩子教育的焦虑,半年时间里,孩子上面提到的问题几乎没有了,也变得更加活泼自信。“我永远记得有一次,孩子从行为治疗的教室出来,快乐地和我说:妈妈,今天我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课哦,老师夸我很厉害。”这位妈妈欣慰道。每50个孩子中可能3个就是ADHD早在年《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识别、规范诊断和治疗的儿科专家共识》中就有提及:中国大概有万孩子患有注意多动缺陷障碍,也就是ADHD,其患病率高达6.26%。这意味着每5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ADHD患儿。近年来,青少年患有ADHD的情况越来越多,今年7月央视新闻也曾提及这一现象:学习困难门诊出现高峰。ADHD第一个影响的就是学习,在这个内卷的当下,孩子学习困难也就成为了家长们的一块心病。(央视新闻报道学习困难门诊出现高峰。)为什么ADHD孩子越来越多?唯嘉儿科发育行为儿科副主任医师颜华表示,ADHD的风险因素有以下几种:1、遗传因素:夫妻双方或一方有ADHD家族史。2、孕期因素:孕期铅中毒,孕期抽烟(二手烟)、喝酒、病毒感染等,孩子都有可能出现ADHD现象。3、神经系统异常及脑损伤:神经发育障碍或者婴幼儿时期疾病(感染、高烧发热、脑炎、外伤等)导致的脑部损伤。4、环境因素: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社会环境或者家庭环境之中,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从而影响行为。颜华说道,回顾门诊接待的ADHD儿童原因来看,受到社会环境影响而患有ADHD的儿童越来越多。首先是因为电子产品的泛化,自出生后,孩子就被各种声光电的现代产品包围,可选择的玩乐设施、所接触的碎片化信息应接不暇,很难专注在同一件事情上。其次是天性被限制,全国都在卷教育,孩子学习时间长,可能需要一整天都规规矩矩坐在教室里,必须专心按照要求完成学业,持久用脑。达不到这种要求的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挫败感,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到其他东西上。最后是原生家庭教育,家庭气氛紧张(吵架、打架等)、父母教育方式失当,孩子会变得更加容易分心和多动。也许就是因为不适应现代社会规则的孩子,或者说达不到现在社会规则要求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让我们感觉ADHD的孩子越来越多。ADHD可以自控吗?“脑部理论研究”发现:由于ADHD儿童注意力、决策、冲动控制相关的脑区存在着异常活动,大脑中与动机、自我调节相关通路受到影响,导致儿童的注意力、行为及决策过程呈现出不受自身控制的现象。ADHD儿童与正常人的区别是,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拖延症晚期、自控力差等问题,是无法自控的。如何在家自测ADHD?分不清自家孩子是调皮还是ADHD的家长,可以参照下方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