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七十多岁的陈大伯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医院内二科寻求治疗。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并了解他曾使用锡壶煮酒后,结合其症状,初步诊断为“铅中毒”。经过血铅检测,结果显示陈大伯的血铅浓度高达48μg/L,远超正常范围(0-μg/L)。经过驱铅治疗,陈大伯的症状逐渐消失,血铅浓度也恢复了正常水平。然而,他心中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何用锡壶装酒会导致中毒呢?医生解释道:
锡壶中的锡元素与酒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铅化合物,进而导致铅中毒。虽然锡壶本身不含铅,但这种化学反应却产生了有毒物质。锡因其卓越的传热性和缓慢的散热性,一直被视为制作酒壶和酒杯的理想材料。然而,现代锡壶往往并非纯锡打造,铅含量相对较高。黄酒中富含的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够有效地溶解铅。因此,当使用“锡壶”盛装黄酒时,锡壶中的铅会逐渐溶解到酒中,进而使酒变为“毒酒”。此外,接触含铅的锡箔纸、燃烧带有香味的蜡烛或慢燃蜡烛,也可能导致铅中毒。
铅中毒预防小贴士
避免使用含铅的锡壶或上釉瓷器,同时也要谨慎食用含铅的偏方和秘方药。此外,减少摄入含铅量高的食物至关重要,例如,避免食用由含铅容器加工的爆米花,以及加入氧化铅以加快成熟的松花蛋。在使用有香味或慢燃的蜡烛时,应确保空气流通,以减少铅的吸入。若在工作场所可能接触到铅,务必不在家中穿工作服,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请牢记,人体自然排出的重金属量非常有限。若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应警惕铅中毒,医院接受治疗。友情提醒:别忘了在下方点亮“在看”和“赞”,以支持我们的创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