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破产似乎是很常见的事,但这样的现象一般主要出现在中小企业中。毕竟对于大公司来说即便是有极高的负债率,通过资金运转也总能化险为夷。不过知名大公司也会破产,且破产欠下的数额简直是中小公司可望而不可即的。
由于疫情以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曾经的“民族品牌”北大方正破产。这个曾经令人骄傲的民族品牌欠下亿,正式宣布破产?并且破产之后被还称之为“反面教材”。这是为什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民族品牌”曾经的辉煌
提到方正集团,了解一点的朋友都知道微软雅黑就出自该集团,也正因如此北大方正还有一个称号就是“中国之光”。方正前面之所以有个北大,是因为该公司的核心技术就是来自北大的技术团队,创始人正是北大教授王选。
当代的知识分子总是有些民族情怀的,对于技术的发展知识分子也贡献出了不少力气。想当年我国印刷书本还需要传统的活字铅板印刷,这样的印刷方式效率低下并不是第一问题。
其印刷方式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会影响到印刷工人的身体,甚至有时稍有不慎还会出现铅中*的情况。如果到当时的生产环境中看一看,会发现很多印刷工人都是身上带伤的。
这样的情况直到王选教授研发出第四代激光照排机之后才有所缓解。要知道当时的国外早就用上了此项技术,王选教授在提出该项目之前还收到了不少外界的冷嘲热讽。不过好在最后教授成功了。
方正集团也因为该技术收益不少,逐渐开始崭露头角。方正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到辉煌时期,除了王选教授的第四代激光照排机的发明之外,还得益于曾经的环境。年时我国读书看报的人数激增,看报订货款甚至超过了一亿元。
彼时有着先进技术的方正集团,靠着独有的技术支撑直接垄断了国内市场。随后更是发展得如此中天,因为其公司在王选教授的带领下为中国的印刷事业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因此才被称之为“民族企业”。那么这样优秀的企业到底是为何走到破产这一步的呢?
二、北大方正为何破产
有着垄断技术,在南亚与港澳地区获得80%的市场,垄断性如此之高的北大方正竟然会走到破产这步。其实北大方正的破产并不是是因为外界的激烈竞争,最主要的还是自身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换一个董事长就意味着一次变革,曾经的王选教授功成身退将重任交给了新任董事长魏鑫。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魏鑫带领北大开发了多个领域的业务,遍地开花虽然好,但忘却初心是不可取的。
当时的方正目标已经变为“追寻利益”,公司高层中开始出现不团结现象,有些高层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开始尔虞我诈,不顾公司的安危。这样的风气越传越盛,最后导致曾经的辉煌企业败落。
到了年这个曾经的“民族企业”负债超过亿元,荣光不再甚至还被媒体称为业内的反面教材。难道这样曾经的优质企业将要消失在人民大众的视野中了吗?
三、方正集团被出资重建
即便是方正集团已经不复存在,甚至还欠下巨额债款,但该集团并没有消失在大众视野中,而是被收购重组。收购方正的公司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那么就有人问了,为何平安人寿愿意接过方正集团的“烂摊子”呢?
我们上文中提到过方正集团之所以能够发展,还是有很强的科研实力的,毕竟背靠的是我国第一名校北京大学。除了技术优势之外,北京大学还有非常优质的医疗资源,医学生都知道北大医学方面在我国可是首屈一指的。
平安人寿看重的正是北大的医学资源,除此之外方正集团的本部在大湾区,不仅和平安人寿的距离较近,也还拥有强大的科研成果。因此平安人寿才会选择收购已经破产的方正集团。
四、小结
方正集团的破产,告诉广大创业者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利益虽重要,但坚持本心方能走得更远。如果当初的方正集团在拓展新领域的同时依旧兼顾自己的主要事业,公司上下团结一致就不会发生如今需要被人收购的结果。不过好在方正集团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那么对新方正集团的诞生您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