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事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育儿专家孩子爱打人,先了解根本原因才 [复制链接]

1#

来源:新浪财经


  孩子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情时,会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会动手打人。有些家长就会“以牙还牙”,孩子打了别人,父母再简单粗暴的打孩子,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也许短期内会有所成效,但也会让孩子误认为“打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孩子天生有一种攻击的冲动,在婴儿期就已经具备。但冲动跟实际行动是两回事,为什么有的孩子就很“乖巧”,有的孩子就爱“打人”呢?要想治标治本,首先就要了解孩子为什么爱打人,这点很重要!今天,小编就总结了一些因素,一起来看看爱打人的孩子都是因为什么?


  1、引起父母的
  孩子2岁以后,自我意识高速发展,非常在意父母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如果父母因为抱其他孩子或家里来人,而转移了对他的注意力,孩子就会因强烈的嫉妒心对第三方“出手”。不仅如此,有时他还会有其他不安情绪,如哭闹、摔东西、打人等。有时孩子打人,并非讨厌客人,而是“嫉妒”客人分去了妈妈的注意力。为了让妈妈转过头来注意他,攻击行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即使换来的是妈妈的一顿责骂,但对一个孩子而言,可能尚无法将“打人”和“被骂”相联系。


  2、误会家人喜欢“被打”


  孩子9月龄左右的时候,手的功能分化有了突然的发展,手腕到上臂的支配能力有了很大的突破。打人会让他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乐趣,就像我们突然之间会了某种技能一样,很愿意使用。家长抱着孩子嬉戏的时候,有时孩子会无意识拍打家长的脸,而且发出快乐的笑声。此时,如果家长错误的引导和强化这个动作,夸他长了本领,或者觉得动作可爱,干脆亲亲小手表示“做得好”,就会让宝宝误认为打人会得到赞美,从而养成打人的习惯。


  3、情绪的表达


  对于年纪还小的孩子来说,语言表达能力受限,这种想说话还不能被理解的感觉不管是谁都会着急吧。于是就会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一定都是负面的,可能是很兴奋的情绪。有一个词叫“手舞足蹈”,孩子高兴的时候就是如此。不过,孩子还没有任何边界概念,手部力量也还没有发展好,没有轻重,所以就会失控“打人”。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打人”行为是对他人身体的一种侵犯,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是把这种行为当做自己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当然,也有时候,如果孩子的情绪是愤怒的,那他这种“打”,有可能就是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


  4、语言能力差


  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尤其是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又渴望与人交流,又不会其他的表达方式。打人是在用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只是不能很好的控制动作幅度和力度。比如“我想玩你的玩具”,孩子还没来得及表达,就已经开始下手抢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宝宝在语言发育过程中,有一个阶段会发出“哒、哒、哒”类似“打”的发音,并且手上有拍打的动作,这是语言发育必经的一个过程。此时,如果家长错误引导和强化了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宝宝喜欢打人。


  5、缺乏安全感


  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打人,更多的是因为缺乏安全感,对他人心存戒备、不信任。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与亲子关系有关,如果亲子关系良好,孩子便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因此,父母的陪伴必不可少!


  6、模仿家长或电视


  一些家长在教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在意,经常会用恐吓性的语言来吓唬孩子,即便并没有真的去打孩子,但孩子却学到了:打我,是一个让我乖的方法,那我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让别人乖。还有一个可能,有些爸爸妈妈喜欢在孩子面前互相打情骂俏,但孩子可能会误认为“拍打”就是表达“高兴”和“喜欢”情感的方式。孩子越小,这种“打人”的表达模式就越容易固定,而且不容易纠正。


  此外,孩子无意中看了暴力、有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包括某些进口的动画片。孩子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孩子挑选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陪孩子一起观看。


  7、男孩天生比女孩更有攻击性


  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一般会迎来一个“爱打人”的高峰期。男孩子尤其明显。男孩子天生具有一种激素叫睾丸激素,睾丸激素的分泌就会使得男孩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比女孩子强。当男孩发现有女孩来跟他抢玩具时,一开始会在愤怒情绪的驱使下,上去把玩具抢回来。随后,他会发现自己的力量让女孩倒在了地上,或吓哭、吓跑了。这样,孩子就会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效的。如果在这个时候,家长不及时引导,孩子就会感受到那个攻击性行为的“威力”,之后就会继续用下去。


  8、铅中毒或其他重金属中毒


  现如今,由于汽车尾气污染和装修污染,因血铅超标引发的烦躁和打人行为越来越多发,因此,有必要引起家长的
  最后,小编想说,孩子在每个年龄段,刚出现打人现象的时候,其背后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如果父母在应对时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孩子的打人行为变得复杂。因此,不妨看看孩子属于上述哪种情况,以便对症下药!


  于微博:育儿专家说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育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