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2/22 20:21:00
程翔:我教《登泰山记》作为泰山人,我对《登泰山记》一文有着特殊的感情,特别是读着“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之句,就感觉特别亲切。这大概就是一种家乡情愫吧。记得很多年前,我提出文中“最高日观峰”是不对的,泰山最高峰应是天柱峰,也就是玉皇顶。当时一位老师说:“不必苛责古人嘛。”我想也对,就没有追究下去。后来,《登泰山记》在人教版中被删掉,我也就失去教此文的机会,时间一长,我几乎要把它忘了。去年的一天,泰安市教育局长打来“听说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登泰山记》,泰安人民非常高兴!”我也非常高兴。这不仅是家乡情愫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中国所有名山中,泰山无疑是与中国历史关系最密切的一座。郭沫若说:“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诗经·鲁颂·閟宫》是“诗三百”中篇幅最长的一首,其中就有“泰山岩岩,鲁邦所詹”的记载。历朝君王登基,都要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在这众多佳作中,《登泰山记》无疑是影响最大的一篇。现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录此文,尘封在我心底多年的老问题被搅动了。一我教学的第一步是请学生介绍作者,由语文课代表完成。她事先查阅了一些材料,给同学们介绍了以下几点:1.姚鼐是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他与刘大櫆、方苞被称为“桐城三祖”。本文选自他的《惜抱轩诗文集》,惜抱轩是他的书斋名,惜,就是珍惜;抱,就是双手合抱银杏树的一种健体方式。2.姚鼐提出了“义理、考据、辞章”相统一的文学主张。3.《登泰山记》写于他辞官之后。课代表讲完,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吗?”一生问:“义理、考据、辞章”是什么意思?课代表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于是,我做了简单通俗的解释:义理,就是思想观点;考据,就是用事实说话;辞章,指的是讲究文采。写文章要体现这三个方面。这一文学主张,在今天也适用。同学们的作文,要做到主题鲜明深刻,要言之有物,要形象生动。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中,这三点也是核心。当然,姚鼐有他自己的具体内涵。教学的第二步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串讲此文。每人一小段,轮流进行,可以随时讨论,随时提出问题。在把课文通读一遍并正音之后,学生开始分组学习。我的任务是巡视、倾听、观察,并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登泰山记》的字面难度不大,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能够比较顺利地将课文串讲完毕,个别地方我作了强调。比如“阴”“阳”“磴”“晦”“带然”等字词,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至此,第一节课结束了。二第二节课开始,我先让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课文,学文言文,我重视集体朗读,一篇课文教下来,少则五六遍,多则十余遍。然后进入教学的第三步——学生质疑。一生问:“本文的文体是游记吗?作者为何在除夕之夜万家团聚的时候去登泰山呢?”另一生问:“上节课中,课代表说本文写于作者辞官之后。作者为何要辞官?写《登泰山记》与辞官有什么关系?”学生问得很好。《教师教学用书》说本文是一篇游记,学生却开始怀疑了。我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泰山最高峰是天柱峰,也叫玉皇顶。可是姚鼐偏偏说‘最高日观峰’。如此明显的问题,作者竟然会搞错,为什么?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故意为之?”我展示了清代嘉庆年间《泰山志》岱顶图。我对学生说:“这些疑问启发我们,本文是不是一篇普通的游记散文呢?”学生开始摇头,有的说:“姚鼐一定心中有事。”于是我让学生说一说姚鼐辞职的原因。课代表说,她查了相关资料,当时姚鼐正在北京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他与纪晓岚、戴震有矛盾,于是辞官。有的资料还说,姚鼐是因身体不好而辞官。哪有身体不好还在大冬天登泰山的?显然是借口。我对学生说,姚鼐辞职是在乾隆三十九年十月,时年44岁,正是编纂《四库全书》发挥自己作用的好时候,但他选择了辞官,这要下很大的决心,这在姚鼐一生中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登泰山记》应该是这个转折点的标志性符号。我翻阅了周中明先生的《桐城派研究姚鼐研究》一书。该书引用了姚鼐辞职之际写给好友程鱼门(也是四库馆纂修)的《赠程鱼门序》。其中写道: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天地万物之变,人世夷险、曲直、好恶之情态,工文章者,必抉摘发露至尽。人匿其情久矣,而或宣之,宜有见恶者矣,况又加之以名称耶?由此可以断定,姚鼐辞职并非因病。学术界对此有多种解释,最流行的说法是与纪晓岚、戴震有矛盾,即所谓“汉、宋之争”。姚莹在《朝议大夫惜抱轩先生行状》中写道:纂修者竞尚新奇,厌薄宋、元以来儒者,以为空疏,掊击讪笑之不遗余力。先生往复辨论,诸公虽无以难,而莫能助也。将归,大兴翁覃溪学士为叙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对这一流行说法,学术界也有不同意见。比如周中明在《姚鼐研究》一书中提出“不堪世用”是姚鼐辞官的主要原因,并引用姚鼐《游双溪记》中“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早匿于岩窔”加以证明。姚鼐七十三岁时写了《南园诗存序》,揭露乾隆皇帝听任大奸臣、大贪官和珅把持朝*,有“和珅秉*,自张威福”之语;敢与和珅斗争的御史钱沣被迫害致死,姚鼐表达痛惜之情:“悲夫!悲夫!”这也透露出当年姚鼐厌恶官场的心境。李柱梁先生在《姚鼐辞官原因新探》中则认为,姚鼐辞官虽然有对官场的不适应、对仕途险恶的隐忧,以及与汉学家的矛盾等多种因素,但其主要原因是鉴于学术界和文坛堪忧的现状,他萌生了创立桐城文派的意识,决心另辟蹊径,专心致志于宣扬古文理论,弘扬程朱理学,培养文学人才,以达到“因之承一线未绝之绪,倔然以兴”的目的。我认为,以上观点并不矛盾,可以共存。姚鼐无疑是桐城派集大成者,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古文辞类纂》。姚鼐在《赠钱鲁思》一诗中写道:“门户难留百年盛,文章要使千秋垂。”他对现实不满,加之对桐城派文学旗帜的担当勇气,促使他下决心辞去官职,专心学术。了解了这些背景,再来读《登泰山记》,感觉就不一样了。这绝不是一篇普通游记,而是言志之作。刘大櫆在《朱子颍诗序》中写道:“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颍略相近云。”姚鼐在《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中写道:“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基于此,周中明先生在《姚鼐研究》中写道:“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的《登泰山记》。人们往往只把它看作优美的山水游记……其实以笔者的愚见,此文不只是‘写出泰山的雄伟壮丽’,更重要的是写出作《登泰山记》的主人姚鼐摆脱官场羁绊、回归大自然、获得个性自由的欢悦性情。”又写道:“其在对景物绘声绘色的描写之中,实寄寓着作者辞官之后的万千感慨。其中既有摆脱官场羁绊,回归大自然之后的愉悦之情;又有以对大自然如诗如画般美景的热烈歌颂,来反衬其对官场丑恶的愤绝和鄙弃……可见寓有‘隐君子之高风’和‘幽怀远韵’,才是《登泰山记》的真正内涵和底蕴。”以上,是我教学《登泰山记》的难点。三我的教学第四步,是让学生对《登泰山记》的语言及主旨进行深入理解,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我问学生,开头写“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这与“义理、考据、辞章”中哪一点有关系?学生说,与“考据”有关系,作者在文章中考证了泰山的地理位置,表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还有,文中为何把登山的时间线索交代得如此清晰?因为这可以给读者提供考证作者行状并得出正确结论的佐证。试想,如果没有“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的详细交代,读者怎么会将其与他辞官联系起来呢?我又问,“最高日观峰”与后面的什么内容相衔接?学生说,与写山顶观日出的一段相衔接。于是,我抓住这一段,让学生重点欣赏: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并说一说朗读感受。一生说,他似乎感受到了姚鼐的心跳,就是伴随着一轮红日升起,姚鼐内心的红日也升起了。这个回答非常好!有学生进一步说,在此文中,姚鼐就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太阳,所以一开始就定位在“最高日观峰”上;尽管日观峰不是泰山最高峰,但在姚鼐心中,日观峰就是自己心中的最高峰。他自京师顶风冒雪,来到泰安,穿越四十五里艰难山路,攀登七千级台阶,就是要看到心中的太阳。另一个学生说,对日出的描写太壮观了。“下有红光动摇承之”蕴含了作者要扛起“桐城派”大旗的志向,他要让这轮红日光照天下。我很高兴,学生终于走进了《登泰山记》的内里,走进了姚鼐的内心。接下来,我让学生读最后一段: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我问学生,这段文字在表达什么?学生说,表面看是在写泰山顶上的环境,实际上暗含了作者自己的生存环境。你看,泰山松,生长在石缝中,却仍然坚强挺立。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我对学生说,文学作品是不容易看懂的。作者运用寄托手法,含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果读者仅仅把《登泰山记》看成一篇普通游记,那就是深入宝山,空手而归。由此,同学们应掌握一个基本的文学规律:文学是用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读者要善于通过对文字表层含义的咀嚼,去理解其深层意蕴。这就是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我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自己心中的太阳?你们有没有为了心中的太阳而不畏艰险地去追求的经历?学生有的摇头,有的点头。我说,你们现在是中学生,等你们长大了,你们心中的太阳才会真正光芒万丈。到那时,希望同学们能把自己心中的太阳,通过文章艺术地表达出来,就像姚鼐写《登泰山记》一样。四教学最后一个步骤,是介绍姚鼐《古文辞类纂》的大体情况,让学生知道这部大书与《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姚鼐是桐城派集大成者。我还补充介绍了姚鼐的文学观点,即他著名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字方针,以及“义理、考据、辞章”,并结合《登泰山记》来仔细体会。比如:“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一个“负”字,写出了压迫感和担当品格;一个“烛”字,作为动词,照亮了空中,也照亮了心灵。周中明先生说,“半山居雾若带然”堪称神来之笔,寄寓了作者的主体精神,足以令山河呼应、天地动容!又如开头:“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整饬的句式,鲜明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这就是声律。“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则意境韵味十足。对于“辞章”,我介绍了姚鼐“以诗为文”的特点。他作文讲究“曲而隐”,重比兴,耐咀嚼;表面散文句式,每每富含诗意。《登泰山记》中某些句子,稍加改造,即可成诗。比如:“极天一线成五彩,半山居雾若带然。日照城郭晚如画,苍山负雪烛天南。”学生如能多一点这样的练习,诗歌写作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第二节课到此结束。以上就是我教学《登泰山记》的整个过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语文学习》年第4期登泰山记——沉默的攀登王绍强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中断言,所谓的文学史,其实就是几个天才的个人传记。这种显然武断的看法有木心个人的傲气在里面,但翻开文学史,恐怕也不敢轻易否定木心的判断。可在天才们的间隙中,或者天才长久不来的平庸时代,文人们还是这么来来去去。要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又暂时拿不出什么有分量的作品,那么只能提出一些主张,建构一些流派,聚集一些算不上天才但还算优秀的志同道合者,写一批文学作品,组团在文学史上留下痕迹。木心先生又适时地抛出金句:“一入主义,便无足观”。我猜想文学上的各种流派也是木心这里所说的主义,一个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学成就如果可以被一个主义或者一个流派所概括,那么他在文学史上没办法以独立个体的形式留下文名——那都是文学天才的特殊待遇。在中学教学中,我们也许可以笼统地称李白为浪漫主义而称杜甫为现实主义。但是在文学史的书写中,他们二人必然是单列章节的,而并不会和其他人混列在某一个“主义”或者“流派”的章节中。木心先生显然是一位挑剔的读者,我们在借用他的眼光来审视文学作品时,也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天才毕竟不是想来就来,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在多数时候,文学史是靠着天才传记之外的方式书写着的。姚鼐就是这样一位并非天才的优秀文人,他的名字从属于“桐城派”这一清代散文流派,他的文学主张也是桐城派一脉相承最终汇聚而成的“义理、考据、辞章”。这样一位难入木心法眼的文人的作品,在新版教材中却从初中篇目“升级”为高中篇目,着实是一件有趣且值得细细琢磨的事。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登泰山记》的首段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枯燥,作者带着“考据”的严谨态度来描述泰山的地貌。阳面是汶水,阴面是济水,阳谷的水都流向汶水,阴谷的水都流向济水。这样反复的交代甚至稍嫌啰嗦,但这样简洁准确的表达却让文字有了地图的观感。山与水的位置关系清楚之后,作者突出了两个地标:南北分界上的古长城,和长城南十五里的日观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第二段表面上还是中规中矩,交代自己在登泰山的时间、路线、同游者等。然而平平无奇的文字背后却有着一些不同寻常的信息。首先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冬十二月是寒冷的,而且时值年关,不是一个旅游赏景的好时间,对于登山游玩来说就更不是一个好日子了。如果说遇上冬阳温暖,或许还好理解一些,可姚鼐随后就告诉我们他是“自京师乘风雪”出发的,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天气就不好。寒冬腊月,冒着风雪出发,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去游玩的。这时候我们再回看标题,作者似乎也没有说过他是来游玩的,他来到泰山,是为了完成攀登这一行为。随后我们发现,作者登泰山的路线也是特殊的。他从京师到泰山,是由北面南下的路线,可他却专程“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然后与朱孝纯汇合后从泰山南麓攀登。这由北到南,穿越长城的迂回路线与前一段的交代完全对应起来,在章法上做到了完满。可留给读者的疑问却逐渐显露出来:姚鼐为什么要在这一年的腊月,冒着风雪从京师出发,专程由北向南穿过山谷和古长城,从南麓攀登泰山呢?这种“自找苦吃”的行动风格既然不是为了游玩,那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都有待读者到后面的段落里深入探索。在这个段落里,作者笔法依然贯彻了桐城派的简洁主张,甚至有极大的克制。姚鼐将自己倾诉和表达的欲望完全隐藏起来,甚至在他开始攀登后,对显然十分艰苦的攀登过程也是轻描淡写,四十五里、七千余级,但凡有过登山经验的人对着这样的数字大约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情绪波动。可是姚鼐没有,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低头拾级,心中默数台阶,甚至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