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在店子镇南城戈庄村有这样一家人,他们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那一个,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那一户,甚至,生活的窘迫一度让他们陷入迷茫,但就是这样一户平凡普通的人家,面对困苦、责难、伤害,始终以豁达、乐观、进取的态度来对待,相信风雨过后是彩虹,乌云遮不住太阳,那就是王守荣一家。
走进他们的家中,会看到原本就不宽敞的屋子堆满了各种字画,有的早已泛*,带着厚重的年代感,一位老人正俯首在一张老旧的桌子前,细细的描绘着什么,他就是王守荣。
王守荣,祖辈都以种地为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他,只有初中学历,但他十分热爱中国传统字画,虽然当时的家庭条件不允许他参加系统、专业的绘画学习,但他却坚持自学,不断练习、琢磨,在他执着不懈的学习研究下,慢慢地绘画也成了他的一技之长。在与妻子王泽琴结婚后,便以这项特长作为谋生出路——卖自画的财神画像,生意还算不错。之后,他又在村里开了一家辅导班,教邻里周村的孩子们学习画画,讲解书画知识,很受欢迎。王守荣和妻子在婚后育有两个儿子,结婚多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邻里和睦。
然而,世事难预料,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王守荣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后来因患偏瘫造成肢体残疾,虽然尚能活动,但行动较为吃力,大儿子又因意外与家人失去联系,二儿子尚未成家,家庭境况越来越差,绘画也慢慢成了一种“奢侈品”。
就是在这种境况之下,王守荣依旧坚持绘画。因为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耗神耗力,他便画一会儿就休息一会儿,有时候休息的时间都要多过画画的时间,即使这样,他依旧没有放弃。王守荣的这种精神,就像一杆标尺,他在不断学习、不断坚持的过程中,慢慢树立并延伸了这杆标尺的长度,为妻子和孩子丈量出更多向上成长的空间和可能,增添了精神上的动力,让他们也有了对“诗和远方”的期待。
家,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正是王守荣对“绘画”的执着和坚持,不断影响着妻子和孩子,一家人在自己的辛劳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日子渐渐好转,儿子也已成家立业。如今,王守荣和妻子均已年过半百,但对于绘画,他依旧没有放弃,而绘画也成了自己和家庭的“精神食粮”。
公益广告
来源丨扶贫办孙维
投稿信箱︱qdpdsd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