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最近整理了很多总结性的文章,相信大家看的也腻了,学得也累了。所以,今天小编和大家聊点不太一样的。
人们常说医生都是越老越“吃香”,时间给医生增长的不只是脸上的皱纹,还有脑海里的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临床直觉,使他们能穿过众多的“伪相”,而直中疾患的要害。
许多经验老到的医生,有“一看就知”、“一听就明”的神奇技艺,诸如扁鹊三劝齐桓侯的故事,许多人应该早有耳闻。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候的名医,少年拜师,行医诸国。有次,他途径齐国都城临淄,齐桓侯田午听闻后派人招待他。
桓侯接见时,扁鹊望着桓侯的面色,便说:“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将深。”桓侯答道:“寡人无疾”。过了五天,他见到桓侯又说:“君有疾在血脉,不治恐深。“桓侯仍答道:“寡人无疾。”
过了几天,再看见桓侯时,他又郑重地说:“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很不愉快,没有理睬。又过了几天,扁鹊复见桓侯。看见桓侯的脸色,吃惊的溜走了。
桓侯便派人追问原因,他说:“疾之居腠理,汤熨之所及;在血脉,针石之所及,在肠胃,酒醪之所及;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不久桓侯病发,派人去请他治疗,可是他已取道魏国,跑到秦国去了。桓侯终因病深,医治无效而死去。
扁鹊的故事或许还有点传奇色彩,但是医生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在业内也早已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医院神经科主任樊东升曾经在《给医学生的话》中这样写道:
“做医学生时,刚入病房见习,总觉得临床上满眼都充斥着问题,总喜欢就患者的情况与同学甚至老师辩论,有时会弄得老师很尴尬,因此很不受待见。现在20多年过去了,自己也做了老师,想想如果成天有一个学生跟你较劲,是挺烦的。
日复一日的临床工作,会使医生经验丰富起来。但一个好医生的成长并不完全取决于工作时间的长短,很大程度上与其是否时刻保持初为医生时的敏锐好奇有关。”
??樊东升(左一),医院神经科主任,北京大学神经病学学系主任。主要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症”)及脑血管疾病。
“敏锐”一词被反复多次,在多个场合提及,如果还不知道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医生到底有多重要,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例子:
一名患者低血钾,给予静脉持续泵入补钾,并复查监测血钾。白天查血钾还偏低3.2mmol/L,结果晚上8点夜班复查就6.9mmol/L了,仔细看了报告但没标有溶血,当时考虑患者有心律失常病史,立即给予静推葡萄糖酸钙降血钾,后来复查又低了下去:3.4mmol/L,当时没想明白。
第二天主任查房时就问了一句话:昨天抽血是从哪里抽的?......原来护士抽血时是从泵钾的那条静脉近心端抽出来的,自然钾还是低的。
上学的时候听教授讲过一事,医院急诊科主任有次路过他们急诊的前台,一中年女性带着儿子来看急诊,儿子脚磕破了,痛得哇哇大叫。
主任瞅了他们几眼,看见这女的面色不太好,就对她说,你儿子的脚可能没有多大的事,倒是你,可能要查一下肝胆。果然回去一查,发现是肝癌。临床上也常说,痛得打滚的病人来了都不怕,就怕不舒服,但是啥都说不上来,精神面貌差的人,要警惕急危重症。
初入临床的医生,如何才能
提高自己的能力,避免少犯错呢?
(1)不耻下问:多请教老师、同学,甚至是身边的护士。每个人看问题的方式不同,也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细小的差别,可能就会让结果走向不同的方向。
我刚开始工作时,到急诊科轮转,来了一位在农村发生车祸外伤的病人,当时代教看了一眼病人,就开CT,X线,B超单让家属带着去检查了,让我陪病人去。
在快要出门的时候,我看到病人很烦躁,我就顺口说了句“是不是病人要休克了,给量个血压,输瓶糖盐吧。"护士忙量血压50/0mmHg。带教老师急忙和我们给输液。可病人已经发生了休克,我们全力抢救,最后病人因为休克死亡了。但带教说如果没有测血压,他可要吃官司了,我们从此真知道测血压的意义了。
(2)多请教同行:现代医学越来越细的分科,让医生能更加深入地研究某一领域,自然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些许陌生,就算是全科医生,一个人的学识也实在有限。
此时不妨借助外援,在医院我们可以请别科医生会诊;在小诊所,也可以将案例拿出来与同行讨论。既是治病救人,也是不断修炼自己的医术水平。
年前收了个胸痛的老太太,有冠心病史,刚好是心前区疼痛,急诊科以胸痛收到了呼吸科,胸片正常,查心电图也只有ST-T异常,心梗三联梗更是阴性。不是心绞痛和心梗,到底是什么呢?只好对症处理。
和其他科室大夫闲聊,说有的带状疱疹不出疹,心中一亮。请皮肤科会诊后发现是顿挫型带状疱疹,抗病*治疗后病情很快好转,所以以后遇到这样的病人,都会想起这个。
(3)常常观察:中医讲“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视其外应,则知其病所”,意思是人体内出现了什么问题,外在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就能推断出疾病的病因病机。
所以医生一定要重视患者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哪怕是细微的症状,有时恰是“关键”证据。
在农村诊所,前几天有一病号,女性65岁,主诉晨起后心慌头晕,患者有冠心病史,测血压/80mmHg,查体无阳性体征。我们是基层医疗机构,没地方心电图,考虑心肌缺,血脑供血不足,患者拒绝治疗!说原来也闹过,休息一下就好。
回家后15分钟突发晕厥,家属给予速效救心丸6粒后清醒,我到她家后再测血压/80mmHg,意识清楚,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准备给予培他啶加丹参治疗。
一边配液一边给患者说话,发现患者言语表答不太清楚,15分钟后不能说话,便考虑脑梗塞,医院,结果CT显示轻度脑出血,吓我一跳,不知如果早上液输下去会是怎样。
(4)重视教材:如果论临床经验,教材无疑是大量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也是最基础,最容易被遗忘的东西,“满腹经纶”是行医路上的最佳技艺。
实习时听老师讲的一件事,科室一天收了一个腹痛病人,但腹部检查无异常,正准备作辅助检查时,一个实习生正按全身体检程序检察,发现病人牙龈上有淡蓝线,原来病人是铅中*。
其实说下来,做医生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巧,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
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每个医生都应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
---全文完---
责编
后溪
来源
部分材料来源于网络
声明
尊重作者,保护版权,如需转载、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系我们,ID:
围观
表白日
来自师承中心的表白,请接收!
热文
开开眼界:西医的16个病例,如果用中医该如何???
热文
利水渗湿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清热燥湿药,他们有什么不同?
热文
中药有性格
九种常用藤类中药的个性运用
点击
获取更多中医师承资讯
觉得不错的话,
给我朵小花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