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
做个健康儿童
起跑线
正确认识儿保
当宝宝呱呱落地开始,就听到医生护士交代,满月要去做满月体检和打预防针。那么儿保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儿童保健“保”什么?不同月龄的宝宝,儿保要做哪些检查?今天,这篇文章将为你一一解答儿保的相关知识!
简单来说儿保是“儿童保健”的简称,主要是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进行干预,指导家长做好科学育儿及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新生儿访视
新生儿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像小天使、小精灵,他们总是无忧无虑的玩耍着,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健康。为促进新生儿成长,建议:
1.正常足月新生儿访视次数不少于2次。
(1)首次访视:在出院后7日之内进行。如发现问题应酌情增加访视次数,必要时转诊。
(2)满月访视:在出生后28~30日进行。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2.高危新生儿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首次访视应在得到高危新生儿出院(或家庭分娩)报告后3日内进行。
(1)早产儿(胎龄37周)或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克)。
(2)宫内、产时或产后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者。
(3)高胆红素血症。(4)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5)新生儿患有各种影响生活能力的出生缺陷(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以及遗传代谢性疾病。(6)母亲有异常妊娠及分娩史、高龄分娩(≥35岁)、患有残疾(视、听、智力、肢体、精神)并影响养育能力者等。
儿童健康检查
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对0~6岁(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进行监测和评价,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进行疾病预防,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建议:
婴儿期至少4次,建议分别在3、6、8和12月龄;3岁及以下儿童每年至少2次,每次间隔6个月,时间在1岁半、2岁、2岁半和3岁;3岁以上儿童每年至少1次。
健康检查可根据儿童个体情况,结合预防接种时间或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检查时间、增加检查次数。
骨龄检查
骨龄提前或落后会严重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以及青春期乃至成年时的身高水平,学龄期可能是儿童生长的"短板",是继续提高儿童身高体质的关键年龄。
通过TW-C骨龄检测方法可以精准骨龄能反映出孩子的真正发育水平,身体的成熟程度与判断出是否出现早熟现象,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与实际年龄相同,是否偏离正常的发育水平等等,通过TW-C骨龄检测方法出具精准骨龄报告,即可了解到孩子的真实生长发育水平。
儿童心理保健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行为特征,定期对儿童进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及时掌握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水平,营造良好环境,科学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早期发现、及时干预、消除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心理和社会不利因素,早期识别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偏异,有针对性地开展随访、干预和健康管理。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监测8项儿童行为发育指标(抬头、翻身、独坐、爬行、独站、独走、扶栏上楼梯、双脚跳)如果某项发育指标未通过,就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视力检测
一般来说新生儿期的视力相当于成人的0.1-0.2,0-6岁是视力发育的*金时期。视力发育到六七岁基本已经定型了,所以幼儿时期的眼保健非常重要,千万不能忽视。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生于3-5岁,甚至更早。由于弱视的发病年龄小,患儿不会表达视物不清的感受,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幼儿早期做屈光检查能了解其今后的屈光演变其情况,可防范于未然。
目前大多数儿童视力问题是因为屈光不正而导致的,当产生屈光参差时,早发现,早干预是治愈弱视的关键。一旦错过最佳矫治期3-6岁,将对孩子造成永久的视力损害。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指的是人体中含量极低的每天需求不足10毫克的元素,通常包括铁、碘、锌、铜、镁等,而钙每天需求超过毫克,严格来说,它属于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都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儿童挑食是缺锌,脸色白是缺铁,个头长得慢、睡觉不安稳是缺钙,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能盲目随意给宝宝补充微量元素,不然微量元素超标对宝宝的身体也是有伤害的。
“健康的儿童,没必要刻意进补。如果随意给孩子吃补品或保健品,反而可能打破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影响健康。
如果孩子出现脱发、厌食、烦躁等症状,同时还有疾病的其他临床症状,比如是否铅中*等,帮助综合判断病情;孩子严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同时经常疲倦乏力,考虑是否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贫血;部分早产儿、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患儿,家长可以考虑做微量元素检测。
儿童健康检查可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每位家长都应该了解并重视,按时做儿保,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
部分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