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卖钙片的季节……嗯或者说每个月都是各种补品排队上
很多家长的直白逻辑,就是遇到孩子任何“情况”都要问一句“这是缺什么”
是的,真不建议“查微量元素”,而且不是现在,而是实施了快10年了。从年开始第一个明确禁止令(那时还是卫计委医管局发布的)然后,基本上每年都要重复一遍……比如最新的,年7月的“加强监督执法工作”(此时卫计委都改组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了)对“孩子查微量元素”是年年禁,然后年年讲……显然生命力非常顽强,连卫计委本身都熬不过它在可以想象的未来,可能国家卫生健康委在N年后也改组消失了,但是这个“禁令”还是会年年再发。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做”,之前小郑老师写过详细的科学解析不管是母医院的,都不建议▼(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简单来说就是不准,而且是全都不准,除了测铅超标,有一定参考价值外,其他的钙镁锌铁铜……统统都不准,测了也根本没用。怎么个不准呢?99%的情况是,孩子完全不缺某元素,结果测出来是缺;还有1%是,孩子其实真的缺某元素,结果测出来不缺。哪怕真的孩子缺某元素,测出来了“缺”,那也只是瞎蒙上的,因为测量方法本身完全不准。不管哪种模式,不管是测头发,手上夹个夹子,还是抽血,测量结果都不准。这是根本原理上的不准,不是仪器水平问题,也不是(一些就为了卖保健品的人)造假的问题。只有血铅检测是比较准确的但它是一个单独的检查项目并不在“微量元素检测”里▼(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然后今天小郑老师并不是再重复讲解,为什么“抽血的钙很低,不代表缺钙”——科学原理之前文章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是专门说说,为什么年年禁年年讲,医院依然一直做,以及究竟怎么发现“孩子缺什么”。很多媒体把这种情况,简单归结为“测试机构要赚钱”,这其实是不对,或者不全面的。微量元素检查能开这么多,最主要是它满足了家长的心理需求。1别人都这么说,我好怕…孩子的很多“特殊”情况,本质是家庭教育问题,但真要解决好,需要整个家庭一起细致努力,这不仅要改变很多老人的老观念——众所周知,老人家的观念是基本不可能改变的,而且就算真的努力了,也不一定能“解决”。这个时候,“补充微量元素”就成为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心理安慰。比如孩子长牙“慢”,这个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它完全取决于孩子自己生理节奏孩子长牙的“真相”令人震惊补钙完全补不到牙上▼(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对于这种“家长不管做什么都不起作用”的问题,要抵抗周围所有人都劝你“赶紧给孩子补钙,不然一直不长牙”,需要非常坚强的内心。这时妈妈就免不了会急,会慌,会想着“带孩子去查一下微量元素吧,好好补一补,不然真的耽误一辈子”这时给孩子补补钙,虽然对长牙其实没啥用,但好歹家长能定下心来。不过这种“求安慰”有个风险,就是很多“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自然解决”,比如“孩子人突然夜惊睡不沉”,99%的中国家长会觉得“缺钙啦”,但其实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正常发育周期“睡眠倒退期”可能持续六个月甚至更久▼(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如果这样半年一年里,一直大量补钙(甚至“睡眠怎么还是这么差呀,再多补点”),那造成的潜在伤害,也不能忽视:除了浪费钱,还有很多危险▼(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2
我太难了,给孩子找个“补习班”
对于“孩子怎么不好好吃饭呀,急死人了,会不会饿死”,这类问题其实是有办法解决的,
但属于家庭教育方针,所以难度很大:
孩子们真的太难了……▼(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孩子不爱吃饭,其实是家长多方面做得不够好,而大部分家长,要改变自己,是很难的,但把原因归结到“孩子到底是缺什么,该怎么补一补,调理肠胃”,那就简单多了这类问题,就和孩子上学后,不认真学习爱玩手机,很多家长也会想“这是缺什么呀”,也会四处寻医问药;但很遗憾,无论给孩子吃多少补品,成绩也不会提高一分一毫,因为这是教育问题,要解决它,要么靠家长在家好好辅导——绝大部分家长根本做不到;要么靠上补习班,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啊但是国家现在要求补习班统统关门……)由于目前还没有人开办“宝宝吃饭补习班”——其实如果那些关门的教育机构,能够向这个方向转型,肯定会很受欢迎的。所以“检查微量元素,好好补一补”其实就成了一种替代。而且,如果孩子上了很久补习班,成绩还是上不去,家长一般就放弃了(孩子可能不是读书的料),同样道理,一些问题,给娃补了半天还是没解决,家长也放弃了。比如经典的“生长痛”,99%的家长束手无策,会带孩子去“检查微量元素”,然后%会收到医嘱“补钙补锌”:然而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折腾几个月后,家长一般就放弃了(发现真相,这痛好像对孩子也没什么伤害)起因神秘,痛起来很无助▼(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而如果不去“测微量元素”,直接叫家长“别管了,让孩子痛得去,长大了就没了”,家长是很难接受的,总得折腾一番。3
对各种育儿问题的“思维习惯”
除了比如出牙晚、长得慢、睡不沉、吃不香这类“每个娃都会遇到”的问题,
还有一些“个性化”疑问,然后总是被一股脑归类为“缺什么”。
比如孩子性子急/暴躁
有一句俗语“可怕的2岁,地狱的3岁”▼(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再孩子爱打自己的头这又该补什么:孩子砰砰敲头,其实很可爱呀▼(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即使是e宝优护宝妈群里,对各种“缺什么”有很强科学精神的,有时候也免不了踩进去新的坑:上面这位宝妈跳出了“头发少是缺什么”的坑又踩进去“头发*是缺锌”的井▼(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只能说,中国人民过了太久的穷日子,所以对“吃不饱”的记忆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宝宝一切“家长觉得不正常”的情形,都会被联想到“缺什么微量元素”——本质上是“宝宝是不是饿肚子”的新时代表现。所以无论国家怎么三令五申禁止,“宝宝检查微量元素”依然会被各种机构大力开展,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人的本质民族感情,科学不能替代。4
什么情况能测微量元素?
不测微量元素,怎么知道孩子缺什么
其实国家发的文件里也写得很清楚,禁止“非疾病诊断性质的检查”,
换句话说,有病才测,比如前文写的,疑似铅中*。而这个“有病”,并不是指“长得慢”、“睡不好”,是真的有病比如另外一项同样“谁测谁缺钙”的检查项目,骨密度,实际上也只适用于少数疾病检查:只对出现了明确的疑似骨质疏松症状患者▼(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其实婴幼儿,除了极少数特别复杂的先天性疾病,否则是不可能存在骨质疏松,所以,可以直白说,这个检查孩子完全不需要做。同样地,中国小康以上家庭,非贫困户,给孩子买得起奶粉,家庭买得起车,有读懂e宝优护的文章的知识水平,孩子的生活条件,基本不会出现“缺微量元素导致的疾病”,所以不用测,要相信自己,你能看到这里,已经属于中国前5%的高水平家庭了你们身边会有很多人念叨“孩子全都缺这缺那的,得补一补”,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于你们,要相信自己,不要总是“听别人说”在所有的“缺什么微量元素”问题中,缺钙毫无疑问是排行第一的。而母婴店所谓“春天是补钙*金期”炒作更是大大加剧了这个焦虑感既然抽血检测“缺钙”也完全不准,那到底该怎么看?血常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孩子是否贫血,是否缺铁,但是,不能判断“缺钙”
补铁比补钙重要多了!▼(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下篇会单独写“怎么判断孩子缺钙”——那些“别人说”的枕秃、磨牙、肋骨外翻、出汗多……全是错的。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好好睡系列
回复“补钙”,查看宝宝补钙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怎么打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healthierbette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