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难治性痛风?
难治性痛风(RCG)是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数年后,出现慢性多发性、破坏性关节炎,伴痛风石形成和(或)尿酸性肾结石,常规剂量降尿酸药物难以使血尿酸达标的痛风,常表现为关节持续肿胀、疼痛、多发性痛风石和关节破坏等。
年,Fels和Sundy认为,难治性痛风应同时具备以下两条:痛风患者持续存在痛风的各种临床表现,痛风患者的血尿酸始终降不到μmol/L以下。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提出有以下临床特征之一即可定义为难治性痛风:即血尿酸难以达标;有持续的痛风相关临床表现(反复痛风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尿酸性肾结石)。
近年来,国际上多项难治性痛风的临床研究,将基线血尿酸≥μmol/L,且存在下列临床特征中的至少一条定义为难治性痛风:即在过去18个月,痛风发作3次以上;至少1个痛风石;持续性关节疼痛或影像学显示痛风相关的关节损伤;别嘌醇有禁忌,或使用最大剂量治疗3个月以上时血尿酸仍不达标者。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首次提出难治性痛风的定义(满足以下任意一条):
①单用或联用常规降尿酸药物足量、足疗程,但血尿酸仍≥umol/L;
②接受规范化治疗,但痛风发作仍≥2次/年;
③存在多发性或进展性痛风石。
二、形成原因:
①对降尿酸治疗的心理抵抗:误认为降尿酸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大,长期用药会伤肝损肾,不肯使用降尿酸药物。
②对降尿酸治疗依从性差、达标率低:我国痛风患者的降尿酸治疗总体上依从性很差,只有2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痛风的达标率只有10%,这是最终发展成为难治性痛风的最重要的原因。
③错误认知:止痛药可以包治痛风。
④治疗方案不合理:一些患者即使足量药物剂量使用,但血药浓度不达标。治疗剂量不能足量,影响治疗效果(如肾功能不全)。
⑤患者自身对降尿酸药物抵抗:这种情况属于特殊类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包括特发性高尿酸血症、家族性青少年痛风性肾病、慢性肾脏疾病、铅中*、次*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乏症、次*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部分缺陷及较少见的嘌呤代谢障碍疾病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
⑥痛风的误诊误治漏诊漏治:医院还不能对关节腔穿刺滑液进行偏振光显微镜下的尿酸盐结晶体检查,医院没有双能CT。
三、危害:
痛风反复发作
多发痛风石形成
肾脏损害
代谢综合征
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对神经系统有影响
四、治疗原则:
尿酸水平持续达标,改善临床症状。
急性期治疗:对于大部分难治性痛风患者,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通常都是有效的,但是有一小部分患者效果不佳,有的患者甚至没有缓解期。《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建议这部分患者可以接受IL-1β受体拮抗剂或TNF-α进行治疗。
缓解期:治疗主要以控制血尿酸水平为主,而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药物选择主要为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和促进排泄正常化的苯溴马隆等。
难治性痛风合并症的治疗:难治性痛风患者常合并三高(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因此强调对难治性痛风性患者进行合并症治疗:
糖尿病:可以选择SGLT-2(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降血糖,同时促进尿酸的排泄。
高血压:可以选择氯沙坦钾,具有降尿酸作用。
高脂血症:可以选择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二者具有降尿酸作用。
五、痛风预防健康小贴士
年中国痛风防治指南10条建议:
(1)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2)防止剧烈运动或受凉
(3)限酒(禁饮白酒、啤酒、*酒)
(4)禁烟
(5)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6)大量饮水(每天饮水毫升以上,心衰患者除外)
(7)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8)控制体重
(9)规律饮食和作息
(10)适当运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